好書推薦-中高年人常見25種疾病的自我健康評量

 

詳細介紹(點我)

 

 

有沒有令你老覺得掛慮的症狀呢?

‧突然話說不太出來?

‧講話聲音變單調?

‧經常大口喘氣或聳肩呼吸?

‧經常小腿肚抽筋?

‧肩膀很硬?

‧曾經突然意識遠離?

‧腳趾前端疼痛發麻?

些許的體況不佳,譬如「暈眩」、「頭痛」、「麻木」、「嘔吐」等等,若在年輕的時候,第二天便若無其事,像這種不會去留意的症狀,對於中高年人士來說,其實有可能是嚴重疾病的預兆。

「變老」是人生無可避免的一條路,

但沒有健康,就沒有美好自立的老後生活

「早期發現」 「早期治療」

針對好發於中高年人的二十五種疾病,

日本高知大學名譽教授森惟明醫生幫大家未雨綢繆,

提供「自我健康檢測表」,以自我檢查的方式,分析各種自覺症狀,讓讀者本身即可簡單判斷罹患中高年人士容易遇上的二十五種疾病之可能性有多大。

同時,森醫生也對自我檢測評量結果,提供讀者適當的建議:

是留在自宅內進行健康管理呢?或者應該向醫生請教呢?或者有必要立即入院治療呢?

本書特色

本書,以能夠自己做健康評量的「自我健康檢查表」為核心而構成,目的是為了不讓中高年人士輕易放過疾病。

藉著自我檢查而進行健康評量的類似書籍,充街盈巷,但悉數網羅好發於中高年人的二十五種疾病,甚至還仔細又懇切地寫出醫師對檢查結果之建議的實用書,至今尚未見過。本書為第一本。

作者簡介:

森 惟明(Mori Koreaki)

一九三四年(昭和九)四月十六日出生於大阪市北區。腦神經外科專門醫生。京都大學醫學院畢業。醫學博士。高知大學名譽教授。在大阪「北野醫院」實習中,與西村周郎先生命運的相遇,遂有志成為腦神經外科醫生。因西村氏的推薦,進入母校研究所,並受到「日本腦神經外科學會」的創立者之一荒木千里教授的薰陶。之後,在荒木門下的人脈關係支持下,而受惠於許多的相遇和經驗,因此決定赴美留學。師事「國際兒童神經外科學會」創立者萊孟迪教授,學習世界最先端的兒童神經外科學。歸國後,任職於新設立的高知醫科大學。一面擔任「特定疾患難治性水腦症調查研究班」負責人等公職,一面為縣內的腦神經外科據點醫院的籌備而奔走。擔任許多公職,著作也不少,近作有《培養幸福腦的九個力量》(小社刊)。

譯者簡介:

林錚顗

台大歷史系畢業,東京大學東洋史學研究所碩士畢業。旅居西雅圖十餘年,為當地華文報紙《華聲報》及《西華報》撰寫評論、專欄多年。

著有《水滸好漢不喝水》;譯有《住宅巡禮》、《鏡像下的日本人》、《西洋住居史》、《罪惡的代價》、《隱私不保的年代》、《昭和史》、《自然的建築》、《隈研吾》、《日本該如何與中國打交道》等。

 

詳細介紹(點我)

 

arrow
arrow

    Dotsboo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