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推薦-鹿港意樓

 

詳細介紹(點我)

 

 

繁華如夢逝無痕,一角磚牆對夕曛。
當日風流人已渺,常留韻事世思論。
──施文炳〈意樓〉



往昔,有一府二鹿三艋舺的符碼;
今天,人文彰化見證半線風華。



鹿港八郊象徵清代曾有的繁華歲月,其中「慶昌行」是道光年間的廈郊之首,為鹿港與廈門貿易的領導商號,在臺灣開發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然而物換星移,慶昌行由盛轉衰,意樓幾成廢墟。幸而台中俊美食品李俊德董事長因善機緣,購得意樓,在符合文化資產保存法的原則下整修,賦予新生命力。這是彰化縣內第一座自費修復的歷史性建築,為鹿港文化資產保存事業樹立新典範。



有關慶昌行的歷史,民間傳說開臺祖陳克勸的崛起與海盗蔡牽有密切關係,為家族蒙上神秘面紗,而古厝「意樓」為鹿港的八景十二勝之一,「尹娘」傳說更添幾分吸引力。但是這兩個傳說與慶昌行真有關係?民間傳說如何與真實歷史接軌,反映的庶民思維為何?種種疑問皆有待釐清。
本書追溯慶昌行家族史及意樓的興衰歷程,不僅可藉此瞭解鹿港的興衰,並可窺見臺灣家族史的個案縮影。



【本書特色】
完整記錄鹿港意樓及慶昌行的歷史興衰,可瞭解鹿港興衰及臺灣家族史。

作者簡介:

李昭容(1971~)
彰化鹿港人,中興大學歷史學博士。現為彰化女中歷史老師、朝陽科技大學兼任助理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台灣史、家族史與文化史。著有:《鹿港丁家大宅》、《鹿港丁家之研究》、《日治時期彰化地區文化事業之研究》。相關專文有:〈從工匠到藝師──探究傳統藝師李松林之成就歷程〉、〈鹿港木作家具的歷史考察(1895~2003)〉、〈日治時期彰化地區的電影事業(1895~1945)〉、〈日治時代之高等女學校研究──以彰化高女為例〉、〈意樓春深:鹿港慶昌行家族研究──以七房為例〉等。

 

詳細介紹(點我)

 

arrow
arrow

    Dotsboo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