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推薦-生物學(第二版)

 

詳細介紹(點我)

 

 

  生物學在許多學校都已開設為通識教育課程,讓非醫護或生物相關科系學生,對生物學有基本的了解。通識課程或其他非醫護或生物相關科系的生物學課程通常是兩學分的課程,坊間的生物學教科書動輒五、六百頁,較少者也有三、四百頁,老師們教不完,學生也感到負擔太大。

  本書作者張振華老師長期在技職院校任教,教學經驗豐富;對於如何讓課程進行更有效率、如何給學生更容易學習的教材十分有心得。作者參酌教育部「職業學校群科課程綱要」,並依其教學經驗精心設計、編寫,希望能提供教師及同學們一本好教、易學、適用於兩學分課程的生物學教材。

  第一章介紹生命的共同性與多樣性,從生命的起源到細胞的認識,再到生物的多樣性,將微觀與巨觀的生物學概念做一基本介紹;第二章介紹植物的生理,首先從外觀上認識根、莖、葉等構造,並引導讀者認識其功能,進而介紹光合作用以及植物的生殖;第三章則是人體的生理,包括:營養與消化、呼吸與排泄、循環與免疫、神經與衝動、激素與協調、生殖與胚胎發生等單元,由人體的生理也就概括瞭解一般哺乳類動物的基本生理知識。這三章可謂言簡意賅地講述了傳統生物學所包含的內容,並略去動物界各門、綱的個別介紹,以及介於動、植物間的菌類介紹。這些就留給專門研讀與生物相關科系的課程去詳細講述。

  第四章講到遺傳,這對各領域的學生、讀者而言都十分實用,不管是優生學、遺傳疾病預防,或在農業應用上都已是必備的基礎知識;第五章講述生物技術,這也是現代人應具備的常識,讀者對生物技術及其應用有基礎的認識,對於所謂基因工程、基改作物,以及宣稱使用生物科技的保健食品與美容產品也能具有基本的判斷;第六章引導讀者認識生物與環境的關係,包括生態系、自然保育、永續經營等概念,讓各科系學生及讀者都能在各自領域都能多一份對維護生態平衡、自然保育的觀念,希望將來環保與經濟開發不再是對立的,而是在各個領域拼經濟的人們,在制定各項計畫時就自然有將環保列入考慮的概念。

  書中包含實驗操作單元,即使沒有另外的實驗課程,也可以讓讀者實地操作、觀察,提高學習的興趣。比如第一章安排了「細胞分裂的觀察」,第二章安排了「根、莖、葉構造的觀察」。此外,各章章末均有習題與討論,可供課後練習,掌握學習成效。

  本書第二版除針對第一版的疏誤加以訂正外,也更新了部份的圖片,並採納第一版使用教師的回饋意見,對一些圖片增補說明文字,讓讀者更容易瞭解。

作者簡介:

張振華

現 職

康寧醫護暨管理專科學校通識教育中心講師兼副主任

學 歷

國立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研究所碩士

經 歷

康寧醫護暨管理專科學校圖書館主任

榮譽事蹟

1. 榮獲中華民國私立教育事業協會100年模範教師

2. 榮獲中華民國私立教育事業協會100年大勇獎

3. 榮獲102年海峽兩岸同課異構觀摩課優秀示範課獎

 

詳細介紹(點我)

 

arrow
arrow

    Dotsboo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