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好書推薦-長生不老的iPS細胞

 

詳細介紹(點我)

 

 

蜥蜴的尾巴斷了會自己再長出來,那人類呢?

再生醫療的未來新光景──iPS細胞

1962年,英國科學家戈登(John Gurdon)發現,將成體細胞核殖入無核的的青蛙卵,可以長成正常的蝌蚪。

1996年,人類成功利用成體細胞複製出第一隻哺乳動物桃莉羊。

2006年,京都大學教授中山伸彌將老鼠纖維細胞轉化為iPS細胞。

2012年,中山伸彌和戈登共同獲得貝爾生理醫學獎。

在過去,療器官受損的患者必須等待捐贈者,還得擔心排斥問題。

在未來,透過iPS細胞的醫療技術,移植器官不需捐贈者,靠自己就能再生新手新腳新肝新心臟。

除了移植器官,iPS細胞還有助於找出阿滋海默症病因和開發難治之症的夢幻新藥。

本書將告訴你iPS細胞如何往「不老」與「無病」的終極夢想更近一步。

◎人體細胞的奧祕?

◎利用細胞的醫療與其可能性

◎iPS細胞與再生醫療的未來

iPS細胞10秒鐘小檔案:

誘導性多功能幹細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一種人工萬能幹細胞,可以讓體細胞返老還童,變成跟胚胎幹細胞一般,具有分化成各種細胞的能力。在未來,可以利用自己的體細胞再生出新的器官,也可以利用iPS細胞研發新藥、或許「長生不死」有可能實現。

1、最熱門話題:甫獲得2012年諾貝爾獎的iPS細胞研究是什麼?對人類有什麼影響?本書告訴你。

2、最先端生物科技:超乎想像的iPS細胞研究成果,都有可能應用在未來醫療中,不能不看。

3、最容易懂:iPS細胞、幹細胞、再生醫療……,這些名詞聽過卻不知道是什麼嗎?本書從基礎開始介紹,給你最好懂最好吸收的最新知識。

作者簡介:

北條元治

1964年出生於長野縣。畢業於弘前大學醫學部,曾任日本東海大學兼任講師,專攻皮膚再生醫療(體外培養式皮膚)。於東海大學時期從事燒燙傷重症治療,隨後成立細胞銀行(CellBank Corp.),與東海大學攜手進行複合型人工皮膚培養事業。

譯者簡介:

游念玲

接觸日文已經有八年時間,目前在輔仁大學日文所持續進修中。

喜愛日本文化裡的細緻與美感,也喜歡觀察中日文化的差異,期待自己有朝一日能在中日文化的交流上貢獻一己之力。譯作有《睡覺為什麼會做夢?》、《圖解版 大顯示器疑問全攻略》(晨星出版)。

 

詳細介紹(點我)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Dotsbook 的頭像
    Dotsbook

    Dotsbook的部落格

    Dotsboo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