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推薦-以賽亞書40-66章:ACCS 舊約篇XI

 

詳細介紹(點我)

 

 

隨著以賽亞,遇上2000年的信仰光芒

新約最常引用的舊約書卷之一,就是以賽亞書;而在以賽亞書裡頭,四十到六十六章的段落被引用的次數又是最多的,當中蘊含了許多對基督教神學有積極意義的事物:四十章詳述救恩歷史;四十五章肯定了後來所說的「自隱」的上帝觀念;五十三章刻畫的受苦僕人形像提及救贖的具體內容;六十一章預言聖靈的事工;最後,六十六章以生動的語言描繪了末世的最後審判。從始至終,以賽亞所見的異象都著重展現上帝勢不可擋的救恩過程,包括上帝展現祂對約的忠實持守,祂的慈愛在歷史中的得勝,從而與審判和不信的嚴酷現實所構成的沉鬱背景,形成了鮮明的對照。

透過凱撒利亞的優西比烏、耶柔米、亞歷山太的區利羅和塞浦路斯的狄奧多勒、奧古斯丁等教父的精采詮釋,我們再次學習從預言應驗的角度,來領受以賽亞書的信息;教父也幫助我們看到,在經文的字裏行間所反映出來的三一上帝的本性。

教父們體認到,先知的話語無論何時何地都是包扎傷口的敷料,目的是要醫治上帝的百姓。正如《便西拉智訓》所說:「【以賽亞】以他不屈不撓的心靈看見未來,安慰了錫安哀哭的人」,教父們也以其滔滔不絕的口才、敏銳的知識,向今日的教會展現以賽亞書信息的適切性。

作者簡介:

本卷英文版主編

馬可‧艾略特(Mark W. Elliott)

劍橋博士,蘇格蘭聖安德魯斯大學(University of St. Andrews)講師。著有

《聖經神學的核心:照管的體驗》(The Heart of Biblical Theology: Providence Experienced)、《閱讀利未記:與過往詮釋者一同作利未記的神學解讀》(Engaging Leviticus: Reading Leviticus Theologically with Its Past Interpreters)、《歌中之歌與早期教會(381-451)的基督論》(The Song of Songs and Christology in the Early Church, 381 - 451)。

本卷編審

黃嘉樑

英國愛丁堡大學哲學博士,主修舊約。現任香港中國神學研究院聖經科副教授。

譯者簡介:

李安琴

吉林大學外國文學碩士

 

詳細介紹(點我)

 

arrow
arrow

    Dotsboo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