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推薦-我好你也好的溝通練習:了解自我定位,釐清P-A-C改善關係

 

詳細介紹(點我)

 

 

解決舊煩惱,活得更美好!──雖是簡單的道理,但要如何才能做到呢?

每個人身上都有父母(P)、成人(A)和兒童(C)三種心理狀態交互存在,這與年齡或角色沒有絕對的關係;當心理狀態出現混淆或排斥的情況,就會造成個人或社會的風暴。人際溝通分析(TA)的目的,就是讓我們用成人的態度,了解父母和兒童狀態如何影響目前溝通的方式,透過分析語言及身體的線索,區辨充滿限制、教條與武斷評價的父母,以及情緒化、自我否定的兒童。學習強化成人理智、迅速而有彈性的思考,就能做出適當的反應,以「我好─你也好」的心理定位待人處世,經營令人滿意的關係。

人際溝通分析強調主動的改變,而不是被動的適應;透過這種學習經驗,就能超越過去的限制,發現選擇和創造的自由。如果兩人之間的關係可以變得更有創意、更令人滿足,我們深信三個人或數百人之間,甚至整個社會的關係,都會受到良性的影響。所以小自婚姻關係、親子問題,大到道德價值和國際交流,「父母─成人─兒童」(P-A-C)體系的人際溝通分析處處適用。

當他人輕叩生命之門,到底誰該去迎接?該以哪種姿態出現?讓自由而負責的成人面對現實並解決問題,我們必能找到光明的出口,創造雙贏的最佳狀態。

作者簡介:

湯姆斯‧哈禮斯(Thomas A. Harris)

他是將人際溝通分析應用於精神疾病治療的先趨。曾任阿肯色大學精神醫學教授,於美國華盛頓特區伊莉莎白醫院及賓州兒童臨床中心主持精神醫療事務,曾是美國參議院首席精神治療學家,並創辦了人際溝通分析協會(International Transactional Analysis Association),也是國際人際溝通分析委員會(Board of the Institute for Transactional Analysis)與美國精神醫學會的終身會員。代表著作除銷售超過一千五百萬的本書之外,還有《保持最佳狀態》(Staying OK)等書。

譯者簡介:

洪志美

美國波士頓大學諮商心理學博士,台灣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碩士,台灣大學心理學系畢業。曾任台北榮民總醫院精神部資深臨床心理師,輔仁大學臨床心理學系主任,輔仁大學學生輔導中心主任,現任輔仁大學臨床心理學系兼任副教授、新光醫院精神科臨床心理師督導/顧問、天晴身心診所顧問。其他合譯作品包括《心理衡鑑大全》(雙葉)、《系統取向督導完全指南》(心靈工坊)、《早期課》(賽斯)與《自我肯定訓練:團體手冊》(桂冠)等書。

 

詳細介紹(點我)

 

arrow
arrow

    Dotsboo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