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推薦-民族誌學(第三版)

 

詳細介紹(點我)

 

 

以理論作為引導方向,對學生來說尤其重要……倫理規範都有完整的陳述。作者具說服力的論點和例證能消除讀者的疑慮。

──Patricia I. Documét,匹茲堡大學

本書涵蓋了許多我在研討會中和博士班學生所討論到的主題,對他們來說受益匪淺,其中有一些是撰寫研究計畫的方法、區別行動研究和政策研究,以及調查研究的種類。

──Barbara K. Curry,德拉瓦大學

第三版的民族誌學不只引導讀者收集及梳理民族誌龐大的資料,也討論目前研究民族誌學最新的科技。然而從根本上,民族誌學不只是方法學,對作者來說,民族誌學就是生活的方式。

本版新增:

■以網際網路、資料庫、遠距視訊會議等最新的資訊技術,進行民族誌學研究。

■研究案例的相關圖片。

作者簡介:

David M. Fetterman

任職Fetterman and Associates董事兼執行長,為全球客戶及社群進行民族誌學與評鑑工作,包含美國教育部、阿肯色州及加州、各種本地計畫和跨國計畫。他也提供工作坊與技術協助訓練。Fetterman 曾任史丹佛大學醫學部評鑑主任,教育學院職涯發展部與校友公關部評鑑主任、政策分析與評估計畫主任,美國評鑑學會合作評鑑部、參與評鑑部、彰權益能評鑑部副主席。

Fetterman著有《民族誌學》(Ethnography: Step-by-Step, Sage, 2009)、《彰權益能評鑑原理》(Foundations of Empowerment Evaluation, Sage, 2000);與Abraham Wandesman合編《彰權益能評鑑:實務原則》(Empowerment Evaluation: Principles in Practice, Guilford, 2004);與Shakeh Kaftarian、Abraham Wandesman合編《彰權益能評鑑:自我評估與當責》(Empowerment Evaluation: Knowledge and Tools for Self-Assessment & Accountability, Sage, 1996)

譯者簡介:

賴文福



臺北醫學大學醫學院 副院長

臺北醫學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及醫學科學研究所 教授

臺北醫學大學國際奈米生醫研究中心 主任

作者除自身醫學研究之外,亦專研人文與社會科學的跨領域研究。在美國哈佛大學期間,曾習於人類學大師張光直院士,也曾受李亦園院士及陳中民教授指導,對民族誌學研究有深厚的基礎理論,並專注於經典翻譯,詮釋人類學相關領域經典作品,亦鑽研人文與社會科學的跨領域研究。著有醫療保健研究法,地區醫院求醫行為分析等。

 

詳細介紹(點我)

 

arrow
arrow

    Dotsboo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